世界形成的几点看法

世界的形成或者起源有科学说法,有佛教说法,科学的说法局限于从人类视角解释人类世界的形成起源,佛教说法则更宽广,可以解释不同众生的世界的起源和形成。根据佛教的说法,解释这个世界可以用两种方式,一是胜义谛,一是世俗谛。胜义谛大概就是从上帝视角来解释,世俗谛就是从我们世人的视角来解释。但最怕的是将胜义谛和世俗谛交叉起来解释,这样很容易越解释越混乱,但想完全避免则非常难,因为有时候不知不觉就混淆了。

一、世界怎么来的呢?其实应该问哪类众生的世界是怎么来的,比如狗从它的意识来说它的世界是怎么来的、怎么呈现的,熊从它的意识来说它的世界是怎么来的、怎么呈现的。如果单纯问世界是怎么来的,显然就是暗含人类的世界是怎么来的。当然这也不重要,因为狗、熊、人的世界来源的方式基本都一样,都从“一念无明妄动”而起,然后“一念无明生三细,境界为缘长六粗”,随之发展,世界就产生形成了。

二、虽然世界总体是这样形成的,但你若问世界最初怎么形成的就显得很不适宜了,因为所谓的最初起源形成就是世俗谛的问话方式,是以人的视角来问话,从胜义谛来说,没有最初起源形成这种说法,所以释迦牟尼佛经常说“无始以来”,以及“无记”。从另一个角度来看,我们的语言、思维、概念,是无所不包的广义世界很小的一部分,你以很简单、狭窄、次维的工具来解释丰富、宽广、高维的世界的东西,就像想用二维的语言解释三维的世界中的现象,显然是勉为其难,最多只能起到指示、临摹的作用。

三、虽然起源规则都类似,但各众生的世界却不同,各众生的感官形成的世界不同,各是各的世界,各个世界众生对物质等的体会也许并不相同,因此就有“天人看水是琉璃,我们人看到的水就是水,鱼它看的水就好像宫殿”。虽然众生对自身世界感受不同,但世界自身运转(该世界众生的)及众生跨不同世界的流转依然是按照“性空缘起”“因果”规则来运行的。同样,我们的“空间”“时间”概念是以人为出发点的,因此也是相对的,就如前所说,你不能用这个时间概念来追寻世界最初的起源。

四、客观物质的来源。对于众生的世界里,客观物质当然是客观的,至少该众生觉得是客观的,所以“众生实际是活在似乎是客观物质的世界中,然而它们感受到的是一个主观的世界”。物质从何而来,当然是“一念无明妄动”而来的,从“能”“所”之中的“所”而来。因此,从逻辑分析,“所”中的客观物质就是如来藏的分化而来的。

五、从我们常识来试着解释:当我们“心”发动对事物进行意识和观察时,或者说对它进行思维定义时,事物的无数种可能性状态坍塌了,形成了唯一的具有特有状态的物质,也就是“格物致知”,当我们对事物进行隔离独立出来后,就可以“上下左右、大小、山水、红黄蓝”等概念思维定义和认识它了。

六、借用“楞严经”解释:“一念无明妄动”之后,“迷妄有虚空,依空立世界”“晦昧为空,空晦暗中,结暗为色“”,就好像人“瞪目观空,瞪久发劳,则见空华“,因此由业力发动原因,发起“地、水、火、风”四大,逐渐外分形成物质世界。但这单个众生的“妄心”的外分,其外分过程中需要共业的驱动,也就是众生“外分”意识的相互“协同、妥协”,形成有质碍颜色的客观物质。从这里也可以看出,意识到的“物质”是某个众生的单独的物质,“世界”也是某个众生的单独的世界,虽然其中包含了已得的“协同、妥协”的成分。

七、当我们看物体时,它实际当下存在于我们意识之中,这是第一“存在”(我们回忆它时则是第二存在)。那客观物质独立存在于外界吗?从世俗谛来说,前面也说过,当然独立存在于某个众生的思维意识之外。但从胜义谛来说,客观物质同样属于心的产物,它属于单个众生的“妄心”的外分,这种外分因与其他同类(有因缘关系的)众生的共业作用(“协同、妥协”),形成了在相当程度上可以独立存在于同类众生的意识之外的客观性。

八,当我们认识事物对象时,我们的“心”必须要动,不然就会出现熟视无睹这种状况,即使看到了,心没动也就不会关注认识对象事物。当“心”发动之时,加上外缘的配合,对象也就呈现在自己意识之中,对象事物也就坍塌而且明确了。所以,虽然“心动”和“幡动”是同时而起,但“心”确是占积极、主动、主导位置的。

发表评论